【DeepSeek】鋁鑄行業一周要聞總結
*注意:以下內容由生成式AI總結并生成。
根據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行業動態及相關資料,以下是高壓鑄造與低壓鑄造汽車零部件領域的一周要聞總結:
技術進展與突破
本周,高壓鑄造、低壓鑄造及半固態成型技術在輕量化、精密化和大型化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1、高壓鑄造:AI驅動效率革命與大型化應用深化
AI智能壓鑄系統:伊之密在其于株洲舉辦的先進金屬成型技術巡回研討會上展示了集成AI技術的壓鑄解決方案。該系統可實現壓鑄參數一鍵調整、壓射曲線自動生成與生產數據智能分析,將傳統需要2小時的調機時間縮短至最快5分鐘,大幅減少了人工干預 。
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行業持續聚焦超大型壓鑄機的應用。例如,廣汽本田新發布的“燁P7”車型電池殼體采用12000噸一體化壓鑄鋁工藝生產,凸顯了該技術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制造中的關鍵作用 。
2、低壓/差壓鑄造:精密控制與質量提升
在10月18-20日于浙江嵊州成功舉辦的全國反重力鑄造(低壓、差壓)創新論壇上,專家們深入探討了該技術在提升鑄件致密度、減少內部缺陷方面的優勢。論壇指出,低壓和差壓鑄造工藝因其充型平穩,特別適合生產對內部質量要求高的新能源汽車底盤結構件、航空航天部件等 。
3、半固態成型技術:鎂鋁合金應用拓展
伊之密推出了最新的RHEO系列半固態鋁合金壓鑄機和超大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鋁合金半固態技術通過低速層流充填,提升產品致密度,適合高可靠性零件。鎂合金半固態技術則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領域展現出大型一體化構件生產的潛力,其UN6600MGII·Plus超大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的供料能力達36公斤 。
行業會議與交流
本周,行業內的交流活動十分活躍,為技術分享和趨勢研判提供了重要平臺。
1、全國反重力鑄造(低壓、差壓)創新論壇:于10月18日至20日在浙江嵊州召開。論壇以“數智賦能·鑄造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的260余位專家,重點探討了一體化成形技術、工藝優化與缺陷控制等關鍵議題,并組織參觀了萬豐低壓鑄造產業基地 。
2、伊之密AMFT巡回研討會(株洲站):于10月31日舉辦。研討會以“創新·開創壓鑄新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了壓鑄技術在輕量化、一體化及新材料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分享了從壓鑄設備到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完整解決方案 。
企業動態與戰略布局
企業在產能擴張和市場布局方面有明確動向。
1、國際產能投資:愛沙尼亞BLRT集團在科希拉舉行新鑄鐵廠奠基儀式,投資額達1400萬歐元。該廠具備生產重達三噸鑄鐵件的能力,計劃于2026年夏末投產,旨在滿足波羅的海地區機械制造乃至國防工業的需求 。
2、國內技術認可:在第十屆鑄造行業創新發展論壇(9月于寧波舉辦)上,多家企業因在綠色制造、智能化等方面的成就獲得“鑄造企業規范條件”認定,這反映了行業對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追求 。
數字化應用趨勢
數字化技術與傳統鑄造工藝的融合持續深化,成為提升行業競爭力的關鍵。
1、AI與智能控制:正如伊之密研討會所展示,AI技術已從概念走向實踐,應用于工藝參數優化、生產過程監控和質量預測,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和穩定性 。
2、模擬仿真技術升級:全國反重力鑄造論壇上,專家強調通過計算機模擬充填過程,分析模腔內的流動狀態,已成為優化工藝方案、預測和解決氣孔等缺陷的標準化手段 。
機器人行業需求分析
機器人行業,特別是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對壓鑄件提出了新的需求,正成為驅動技術革新和產能擴張的重要新引擎。
1、對輕量化與強度的極致追求:人形機器人需要模擬人體關節的復雜運動,對結構件的輕量化和強度有極高要求。這推動了鎂合金半固態成型等先進工藝的應用,伊之密超大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即瞄準了這一市場,以滿足大型一體化骨架件的生產需求 。
2、對復雜精密結構件的需求:機器人關節等部件結構復雜,且對精度和耐久性要求苛刻。這使得能夠生產高致密度、可熱處理強化鑄件的低壓和差壓鑄造技術在該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
3、提供新的市場增長點:伊之密在研討會中明確指出,人形機器人是其半固態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這為傳統上以汽車工業為主的壓鑄行業開辟了第二增長曲線,吸引企業進行前瞻性的技術布局和產能準備 。
總結與展望
總體來看,2025年10月最后一周,高壓鑄造、低壓鑄造及重力鑄造汽車零部件行業展現出以下特點:
1、技術主線: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持續深化,低壓/差壓鑄造在高精度復雜結構件領域不可替代,半固態成型技術為鎂鋁輕量化材料應用開辟新路徑。
2、核心驅動力:數字化和智能化已深度融入從工藝設計到生產控制的全鏈條,成為提升質量、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關鍵。
3、新需求拉動:機器人行業,特別是人形機器人對輕量化、高強度、復雜結構件的需求,正成為繼新能源汽車之后,推動壓鑄技術發展和產能擴張的又一重要力量。
隨著AI技術、半固態成型等工藝的進一步成熟,以及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需求的放量,汽車零部件的開發與制造效率有望繼續提升,輕量化進程也將進一步加速。
共 1 頁 1 條數據




